Login

milem6sports@houzilongxia.com 登录 |  注册 退出

公司动态

米乐M6官方网站【“创争”力量】李丽:开拓进取助推广西果蔬贮藏与加工事业发展

  米乐M6官方网站【“创争”力量】李丽:开拓进取助推广西果蔬贮藏与加工事业发展她,勇于探索,系统研究了热带水果采后褐变衰老生物学机理与贮藏保鲜技术,对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发展果蔬贮运加工产业意义重大。

  她,开拓进取,开发了热带带水果生物保鲜剂,参与制定了荔枝、龙眼等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与保鲜物流技术规程等广西地方标准12项,近三年新增产值8900多万元。

  她,努力拼搏,积极推进技术成果转化,指导建立生产示范基地24个,催生新企业4家,相关研究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李丽,女,中员,现任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广西高层次人才认定专家、广西三八红旗手、广西“十百千”知识产权(专利)中青年专家、广西农业科学院青年拔尖人才,长期致力于热带水果采后褐变衰老生物学机理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兼任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委员、国家药食同源产业科技创新联盟理事、广西专家顾问咨询中心特约专家及广西科技项目评估咨询专家等。

  一枚枚红彤彤的荔枝,一颗颗圆溜溜的龙眼,一个个甜滋滋的芒果,一串串红艳艳的圣女果……构成了她生命绚烂的乐章,见证着她对果蔬事业的真挚情感。

  出于兴趣,报考研究生时,她笃定地报考与食品加工有关的专业;出于热爱,临近毕业时,她坚持应聘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一心要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社会上,应用到企业当中去。

  “这份工作,我越干越有兴趣。感觉自己就像侦探一样,每天在行业里摸索、探寻,将问题一个一个地抓出,一个一个地解决。”

  她,就是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主任李丽。进入广西农业科学院工作12年来,她潜精研思、不断创新,以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刮摩淬励的科研精神、心系农民的高尚情怀,在果蔬贮藏保鲜加工技术领域书写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广西地处带季风气候区,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水果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国内均名列前茅。然而,广西的水果虽然品种丰富,而且普遍口感极佳,但采摘后精深加工的产品较少,几个传统的深加工品种也普遍存在营养成分流失、风味难以保持的问题。这是农产品加工行业普遍存在的一个共性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

  问题就是努力的方向。针对芒果、百香果等果蔬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香气散失,营养成分流失严重的问题,李丽和她所在的团队以解决问题为目标,集思广益、通力合作,提前做好的规划,有序地开展各项工作。

  在加工环节上,李丽注重新技术的开发和使用,针对芒果、火龙果等果蔬自身的一些特性,采用不同的技术进行筛选和优化,通过开发使用微薄真空联合太阳能热泵等烘干技术设备,有效地保持果蔬原有的营养成分,进一步提升了果干产品的口感。在低温干燥方面,李丽和她的团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连续开发了几款果干产品,赢得了多家企业的认可,并很快实现了成果转化。

  但在解决果蔬储存和运输中的问题时,似乎就没有这么顺利了。针对这一环节中高温导致果蔬易腐烂、损失大的行业难题,李丽和团队展开过一次又一次地激烈讨论,提出了一个又一个技术方案,率先发明了可移动气调冷链运输等技术及装备。然而,新技术研发往往需要更长时间的验证与评估,才可能暴露出它的缺陷。面对保鲜效果不佳,又或是先进性逊于市面上技术等问题,李丽也常感到焦急与失落。

  但李丽是个不服输的科技工作者,她有着坚定的意志、顽强拼搏的劲头、乐观的心态,更有与困难死磕到底的决心和勇气。经过李丽和团队成员的不断努力,她们开发的可移动气调冷链运输装备终于面世,并在荔枝、火龙果等水果运输中开展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为了攻克难题,李丽在不断提升自我的同时,借助团队的力量,积极与团队成员交换意见,总结出新的方法与思路,并在实验中加以运用;虚心向国内外知名学者请教,了解、借鉴他们的研发经验,找出自己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逐个击破;充分利用单位平台及互联网资源,建立起坚实的理论基础,同时拓展思维,在工作中不断地开拓创新。

  阳光总在风雨后。在李丽锲而不舍的努力下,最终,成功研制出了系列热带带水果生物保鲜剂及保鲜装备,研发出安全有效的荔枝、龙眼、香蕉等生物保鲜技术,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参与制定了荔枝、龙眼、香蕉、杨桃、柑橘等果蔬采后商品化处理与保鲜物流技术规程等广西地方标准12项,并在多家企业中建成荔枝、芒果、圣女果等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标准化生产线开展示范应用,近三年带动新增产值8900多万元……

  在助力广西“三农”发展和“乡村振兴”工作上,李丽的目标就是要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落实在大地上,助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担任农业特技特派员,是她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窗口。对于这份工作,李丽总是赴以全身心的努力。她频繁穿梭在田间地头,经常与农民打交道,练就了一身“农事本领”。从百色市西林县、隆林县,到柳州融水县,再到河池天峨县,八桂大地上多地贫困村屯都留下了李丽的足迹。当李丽真正走进贫困村的时候,看到那崎岖蜿蜒的山路、陡峭险峻的悬崖,眼前所见与她心中的想象相去甚远,不免心里发起怵,但即便如此,她那坚定的工作决心也没有丝毫动摇。

  由于对特派员工作具有深厚的情感,李丽对那段工作经历刻骨铭心。其中,李丽印象最深刻的一段经历是,第一次去百色市德保县某贫困村进行相应保鲜技术的指导。出发当天,南宁天气晴好,李丽一行沿广昆高速一路畅行,顺利到达德保县。

  “这么快到县城了,贫困村应该很快到了吧。”李丽心里这么盘算着。可没想到的是,下了高速后,水泥公路变土路,坑坑洼洼、崎岖不平。在这样的路况下,李丽和同事只能减速慢行,一路颠簸,4个小时后才艰难地到达了目的地。回想起当时的情境,李丽笑着说:“当时天已经很晚了,四周的村庄也相离很远,很久都不见一点灯光,我们两个人都是女同志,在人生地不熟的环境里,确实很害怕。如果早知道是这样的路,我们肯定要带一个男同志过来。”

  频繁地奔波在山区村屯之间和企业生产一线,对于这些已经把她标记为常人眼中“农民”的工作,她并不介意。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李丽还经历过很多这样的不易。如何与当地农民顺利沟通,确实是一件让她犯难的事。在进行农业培训时,农民大多只会说本地方言,而李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山东人,她完全无法听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更好地与农民和技术人员进行交流,李丽在做PPT的时候,能用图片讲清原理的,尽量改用图片;到了当地,第一时间找到能够熟悉方言和普通话的“翻译官”;在授课的时候,如果使用动作比语言更能让农民了解知识的话,就尽量使用动作笔划。跟当地农民打交道多了,李丽也就慢慢摸索出与他们打交道的方法。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中,李丽不断磨练心智,提高心性,为日后开展艰苦的科研工作奠定了不怕困难和刻苦钻研的品质。

  通过特派员这个窗口,李丽可以近距离地跟农户聊天,直接了解到农户的需求;可以走到农户的田间地头,掌握种植物的生长情况;可以进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问题。每当看到自己开发的技术在农民和企业中应用并取得效果的时候,李丽的成就感总是油然而生;每当得到农民的肯定时,李丽的工作热情总能倍受鼓舞;每当农民如同亲人般表达对她的信任时,李丽也就会更加坚定帮助农民的信念。

  爱的力量是相互的,农民尊重爱戴李丽,李丽也无怨无悔地在这片土地上奉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李丽的事迹虽然平凡,但却感动了众多她帮助过的农户。

  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亲自去田间地头采摘果蔬,使用专业方法包装保存,这是李丽工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每年荔枝成熟的时候,李丽都会与团队同事去采摘荔枝。出于实验要求,不仅要求采摘的品种多,而且每个品种的采摘量也很大,大到数百斤之多。“做保鲜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每一组处理方法要有相应的数量要求。大概是两天或三天要取一次样,首先要保障有足够的取样数量。”

  实验室里的工作虽然不会有日晒雨淋,但并不是常人眼中的那样轻松。“对于科研工作者来说,加班是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mile米乐m6。”科技工作者大都有这样的体会,因为做实验需要一个连续的过程,即使到了下班时间,实验还会照样进行,不可能因为下班而中断,即使是在节假日,只要实验没有结束,工作就不会结束。在李丽的眼里,工作和生活没有明显的时间界限,“白天做实验,晚上整理数据、撰写论文,‘不舍昼夜’是我们这个团队最真实的写照。”

  的确,李丽在助推广西果蔬贮藏与加工事业的发展这条路上,对科研工作攻坚克难、精进不休,是她此生的追求。

  李丽认为,科研的道路是永无尽头的。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就会出现。比如,芒果在运输、贮藏过程中容易腐烂,百香果在储藏的过程中容易皱缩,荔枝、龙眼的储藏期很短,等等。所有的这些,都被李丽列入了她需要突破的问题清单里。

  从事果蔬保鲜研究工作,李丽自认为还有很多能力需要提升。未来,她要不断创新、开发果蔬贮藏保鲜、加工品质控制与产品开发、副产物创新利用技术,助推广西果蔬贮藏与加工事业更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