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果树成为“摇钱树”20年前,朱更瑞来到辽宁普兰店,开始将这里种植的玉米改为设施桃。如今桃实际种植面积6.5万亩,年产值达15亿~20亿元。
刘济伟在阜平县进行帮扶一年多后,带动新增果树种植面积5.36万亩,带动贫困户4000多户、贫困人口1万多人,示范区果品价格是周边水果价格的5~6倍。
几代科学家扎根宁陵县开展科技扶贫,使示范区酥梨优质果率提高到80%,亩增收近千元,并成为该县支柱产业。
他们都来自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以下简称郑果所),所长曹永生研究员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十二五”以来,他们的扶贫经验是:扎根一线,精心组织实施科技扶贫;固本培元,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凝练模式,不断加大精准扶贫力度;强化服务,提质增效增加果农收入。
“十二五”以来,郑果所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保存果树种质资源突破1万份,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桃种质资源圃和第二大的果树瓜类种质资源库(圃);审定新品种100多个,新品种权、专利数量快速增长。
“扶贫先扶智,通过强化科技创新,将品种和技术作为科技精准扶贫的重要力量,为全国瓜果科技推进脱贫攻坚提供技术支持,助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在产业扶贫中发展应用。”曹永生说。
为此,郑果所系统分析不同贫困县(市)的优势与不足,聚焦“五新”:新种质、新基因、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实现高起点扶贫。
郑果所副研究员周厚成曾在林芝挂职扶贫。“一个门巴族村子里有56个大棚,都种植草莓,在我来之前已经种了两年。按说一个棚平均能收入4万元,但这里的收益一般。”他很快就发现,是草莓品种的问题,并进行了更新。
科研人员还通过不同日照习性的草莓品种选择搭配,填补了青藏高原夏秋草莓生产的空白,实现了草莓鲜果的周年供应。
这是郑果所开展援疆援藏工作的一件小事。他们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阿克苏,拉萨、林芝等地建立合作关系,研究苹果腐烂病绿色防控技术体系,推进建立国家红枣科技创新联盟,制定现代林果业发展规划,开展果树绿色发展技术集成示范,推动新疆和果业发展。
郑果所鼓励科技人员到基层挂职和蹲点,选派4名优秀科技人员到河北阜平、贵州沿边、湖南湘西和江苏泗洪挂职副县长等科技副职。林果专家刘济伟一来到阜平县就走遍13个乡镇的209个行政村,先为阜平果业作“诊断”。
“过去种玉米,亩产值不超过1000元;种大枣,模式落后、效益低。结合阜平实际地理气候条件和林果业的长期规划,考虑群众意愿,我建议发展以苹果、晚熟桃、葡萄为主的果树种植。”刘济伟说。他还帮助县政府制订了《阜平县林果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在阜平,通过一年多的帮扶,带动新增果树种植面积5.36万亩,带动贫困户4000多户、贫困人口1万多人;引进优良果树品种8~10个,果树品种结构向调优方向发展;示范区果品价格优势明显,是周边水果价格的5~6倍。
“在扶贫中,精准二字特别重要,要发展适应当地优势的项目,才能实现脱贫。”郑果所研究员朱更瑞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与此同时,为促进贫困区增收致富,加强科技服务同样重要。
郑果所技术服务范围覆盖全国50多个贫困区域,开展瓜果绿色发展技术集成示范,践行绿色脱贫理念。每年500多人次深入生产一线开展科技服务。通过瓜果绿色发展技术集成示范,使优质果率提高10%~20%,亩增效500~2000元。
20年前,朱更瑞来到辽宁普兰店,这里广袤的土地上种植的是玉米。而他把郑果所的农业新科技带到这里,从第一锨土、第一块砖、第一棵苗开始,直到普兰店成为设施桃第一县。如今桃实际种植面积6.5万亩,年产值达15亿~20亿元。
在历次与果农们的接触过程中,他深知果农由于经验不足、知识水平有限、管理技术低下,有病害不能及时发现并防治,往往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为了能最大限度地普及知识,使果农通过果业发家致富,从业30多年来,他进行了上千次现场指导,培训人次达几十万。
“有一年冬天,我在普兰店做技术培训。天色已晚,又下了大雪,地上很滑,没想到果农们还是都赶来听我讲课。这让我特别感动,心中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朱更瑞说。
在河南,技术服务全省主产区覆盖率达90%以上。优质油桃和蟠桃系列品种、红皮梨、无核葡萄、礼品西瓜等分别成为内黄、宁陵、民权和平舆等贫困县的重要扶贫推广品种。
郑果所在兰考县实施甜瓜绿色发展技术集成示范,新技术使甜瓜提早成熟5~10天,农药减施40%、化肥减施25%,亩增效2000~3000元。
在淅川县,2014年开始科技帮扶,推广中农红、中农黑籽、中石榴2号等石榴品种和水肥一体、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全县发展软籽石榴2.8万亩,带动一批贫困户脱贫。
在洛宁、宁陵等地推广苹果、梨密植省力栽培技术应用,使果树种植每亩节省成本500~1000元。仅在宁陵就举办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上百场,培训梨农1万多人次,发放技术资料10万多份。受益的果农不仅提高了技术水平,而且提高了经济收入,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长期以来,郑果所总结“科研单位+地方政府+龙头企业+基层农户”四位一体的成果转化模式,大幅度提高了成果转化效率。在全国布局试验站和成果示范基地,示范带动特色产业发展。
郑果所分别与山东沂南、河北武邑、河南宁陵和兰考等建立郑州果树研究所果树试验站和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其中,郑果所已坚守宁陵六十载,三代科学家初心不忘、潜心钻研、服务百姓。
彼时,他们扎根沙地,手把手地传授梨树种植、果树修剪、施肥管理、人工授粉、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积极培育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促进了宁陵酥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使宁陵成为黄河故道地区果树发展的样板和旗帜。
进入21世纪,郑果所专家培育并推广了中梨1号、红香酥、早酥蜜等十几个新品种,示范推广新技术30多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90%以上,使宁陵酥梨品种结构得到优化,果品质量得到提升,果业效益得到提高。
他们在宁陵县开展梨绿色发展技术集成示范,推广优质品种,示范有机肥替代技术,大力推进质量兴果,使示范区优质果率提高到80%,亩增收近千元;培养了一批新型果农。
2017年,宁陵县酥梨发展到22万亩,占河南全省酥梨总面积的27%,总产6.5亿公斤,产值超过10亿元。果业兴旺,成为该县支柱产业。依托绿色生态果园,宁陵县成功举办春节梨花节和秋季酥梨采摘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下一步将启动宁陵绿色发展模式。”宁陵试验站站长杨健说,“要做的事还有很多。比如考虑怎么将梨花花期延长到10~15天、采摘期延长至4个月,在梨园里种上油菜,打造全域景区旅游米乐M6官网,等等。”
正是秉承着郑果所“宁陵精神”,“十二五”以来,郑果所通过科技精准扶贫,推广新品种90多个、新技术20多项、新产品10多项,科技成果转化率达90%以上;建立成果示范基地40多个;每年深入生产一线万多人次。
曹永生表示,郑果所今年把弘扬60年凝聚的“宁陵精神”作为重点,并将宁陵建设成为科研人员教育基地。今后将持续实施试验基地发展战略,加大力度支持国内贫困地区发展瓜果业。
热线电话: 020-123-4467
电子邮箱: milem6sports@houzilongxia.com
公司地址: 广东省米乐|米乐·M6(中国大陆)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