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in

milem6sports@houzilongxia.com 登录 |  注册 退出

公司动态

金融学家中的楷书大师魏友棐

  金融学家中的楷书大师魏友棐自1843年上海开埠至1937年全面抗战前夕,宁波商人在上海先后创设或出任职业经理人的钱庄、银行、保险公司、交易所达百家之多;投资、经办华资银行的甬商亦不下50人。其中,宁波慈溪籍金融家秦润卿的高足魏友棐不仅是近代著名金融学家,而且还是位隐逸书坛的颜体大家。

  魏友棐(1908-1953),字彦忱、忱若,号穹楼,又别号牙道人,笔名有章榴、涉崔等,浙江慈溪人,通经济金融,工金石书画,精诗词歌赋,曾任上海《新闻日报》主编,兼《大公报·经济新闻》《金融月刊》编辑,系近代著名金融学家,著有《法币问题》《现阶段的中国金融》《抗战经济政策论》《战争与通货膨胀》等。

  魏友棐的成功离不开两位恩师。一位是其学问上的引路人。他少年时拜在浙东著名国学家、教育家冯君木门下学习经史,为日后研究、撰述、立学等打下了坚实根基。没想到的是,后来魏友棐还实现了从到女婿的身份转变mile米乐m6,留下了一段美谈佳话。另一位则是其职业上的领路人。魏友棐20岁时到秦润卿主持的上海福源钱庄当学徒,此后一直供职于此。在中国近代金融界,秦润卿是响当当的人物,有“上海钱业第一人”之称,先后任上海钱业公会副会长、中央银行监事、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经理等职。在其言传身教下,魏友棐勤奋好学,受益匪浅,不久便成为其重要助手,代理秦润卿包括文书、信函等在内的一切内外往来。1941年,魏友棐出任福源钱庄襄理。

  魏友棐毕业于宁波甲级商业学校,是彼时绝对的“高知”。进入福源钱庄后,他不满足于仅仅成为一名能打算盘能记账的操作型人才,于是利用工余时间开始学写财经评论与金融专论,并以此涉足上海新闻界,曾一度掀起“魏友棐旋风”。他有时一天能发表数篇文章,或一夜挥就一篇长篇文稿,在当时的《申报》《大公报》等报刊频频亮相,谈货币、论汇率、议税收,纵横捭阖。他还曾参与创建《文汇报》,并在该报初创期任经济金融评论主笔;担任过上海《大公报》的社评委员,并主编过“商情一周”专栏。

  最值得一提的莫过于《钱业月报》。此刊也是国内最早的金融专业刊物之一,以“革新钱业”为宗旨,设有论说、调查、译述、新闻摘要、本(外)埠金融及商情、经济统计表、金融小说、名论推荐、同业消息等栏目,内容丰富,涉猎广泛,被称为金融旧刊“四大花旦”之一,亦是上海钱庄业的“喉舌”,在抗战时期发挥了极大作用。魏友棐不仅是该刊的主编,还是主要撰稿人之一,先后发表《废两改元后之领券期日问题》《十年来上海钱庄事业之变迁》《论银行钱庄之争》《董事对银行应负之责任》《高利存款与低利存款》等数十篇论文。1929年至1933年的大萧条时期,魏友棐还对美国金融风潮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思索,撰写了《美国金融恐慌风潮之探讨》,发表后引起了业内强烈反响。

  除金融学家这一身份外,魏友棐还是一位极具专业水准的金石书画家。遗憾的是,其书史名声和地位与其造诣并不相称。好在洪可尧主编的《四明书画家传》谓其“善书法,以颜鲁公为宗法,与谭泽闿(谭延闿之弟)齐名”,可见也有与笔者一般的“识货者”。

  在中国书法史上,颜真卿影响甚巨。因为颜楷书风不仅给明、清馆阁笼罩的书坛注入了一股清新洪流,而且其优秀的道德人品与其正大敦厚的书风相辅相成,故自清初开始便有以钱南园等为主的书家效法颜真卿,为颜楷在清代书坛的复兴与盛行打下基础。之后,又有何绍基等碑学书家介入,拓展了碑学书法的范畴,从此前以研究篆、隶两体为主逐步扩展到了楷书领域。直至,学颜之风长盛不衰,以刘墉、钱南园、谭延闿等最为著名。笔者以为,魏友棐的书法作品不输这些大家。

  魏友棐楷书的最大特点,就是将颜楷横细竖粗、横轻竖重的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横画更加细致,与竖笔的粗壮形成强烈的对比和反差,笔触墨色轻重悬殊,充分把握了颜楷端凝的气格,使之精髓得到升华,尤其是转折处的改变,颜楷的折笔呈现出的角度一般都比直角小,极少出现直角状的折笔,而在魏友棐笔下的转折处常有直角形态的出现,并给人最直观的感受是折笔处用力较大,但转折之后就不再发力,使线条更加险绝有力、浑厚饱满,然又不失灵动。同时,在结字上也有所创变,将颜体方正宽博的造型略微拉长,字形结体更显潇洒挺拔,所谓“真颜不肥,真欧不瘦”是也。其不仅在整体上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颜楷的重要特质,还充分吸取了翁同龢、钱南园、何绍基、伊秉绶的笔意,最终形成了具有自身辨识度的书风,即神似“颜楷”的“魏楷”。可贵的是,他的这种创变是水到渠成的,而不是生硬变法的。

  魏友棐行书最大的特点亦是传承古法、以颜立基。但行书不是简单的楷书快写,精楷(书)者未必都善行(书),特别是颜字在“二王”之外独成体系,主要特征是以字的笔画为结束单位,每个字都相对独立,与通常行书笔法相互贯通的用笔规律截然不同。因此,他在学习《争座位帖》《祭侄文稿》等经典颜帖的基础上,兼师诸家,博观约取,努力使笔法的“顿挫”更加灵动,以增加点画的连贯性,从而打通了“颜楷”与“颜行”在笔法上的障碍。其笔下无论楷书还是行书,都流露出浓郁的“颜风”,整体书风趋于一致,这正是其高明之处。所以,魏友棐的行书虽然很多处还保留着楷书的笔法,但在书写节奏上,拿捏得非常准确到位,尤其是恰到好处的飞白与游丝,清晰地展现了其用笔的徐疾轻重,在极强的韵律感中透露出一种博大气象,给观者新鲜新颖之感。众所周知,颜体的最大优势在于“写得大、立得住”,故近代善颜体者多善“擘窠书”,如华世奎、谭延闿、谭泽闿等,魏友棐亦不例外。据载,当时上海、浙江有不少商号的店招匾额就出自其手,可惜的是时过境迁没有留下任何影像资料。否则,料是别有一番气象。

  得益于深厚的书底,魏友棐亦擅丹青,主攻花卉,兼及山水,画从书出,写意为主,意在笔先。有任伯年、赵之谦、吴昌硕等诸先贤之影,传承了海派绘画的衣钵,尤其是那线条极具张力,或如屋漏痕水,或如老藤盘枝,或如惊蛇入草,或如快兔逸坡,深得中国画运笔之妙。画面不追求繁密,善计白当黑、以少胜多,于舒朗中使洗练简约的笔墨与明快鲜艳的色彩形成碰撞与对比。其喜以四季花卉、时令果蔬等题材入画,从不故作清高,颇具山野农家之趣。此等接地气的作品自是雅俗共赏、受人喜欢。彼时海上文人盛行雅集,魏友棐亦不时与海上金石书画家沙孟海、汪亚尘、房毅、姚虞琴等聚会,彼此合作书画、切磋艺技,吟诗作赋、相互唱和。同门师兄沙孟海还曾专门为其治印,实属难得。他还爱好戏曲特别是昆曲和京剧,侍弄花草,暇时弹琵琶、操胡琴、吹笛子、制盆景,一派文人雅士之风。

  纵观20世纪,有很多像魏友棐这样的佼佼者,却鲜为人知。但历史总像编钟一般,有深沉而博大的回音,穿透岁月,重回人们的视野。

导航栏目

联系我们

热线电话: 020-123-4467

电子邮箱: milem6sports@houzilongxia.com

公司地址: 广东省米乐|米乐·M6(中国大陆)官方网站